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足球新闻 > 中超新闻 > 上海海港

多元尝试遇冷,足改何去何从

2023-05-15

5月15日讯 今日,《足球报》发文讨论了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股改情况。文章指出,本赛季特别是中超联赛遭遇了多元化的改革挑战。

《足球报》写道:“2023赛季开赛之后,2022赛季亚军山东泰山、季军浙江以及第六名河南建业等三队都排名在中超联赛下游。这三家俱乐部有一个共同点:均为多元化或混合所有制俱乐部,并且股改在2023赛季遇到了困难。另外一支多元化的沧州雄狮俱乐部情况也不乐观,因为欠薪问题,他们不得不放弃了上个赛季表现突出的外援坎特。

“赛季开始前,这些俱乐部也遭遇了困境:昆山作为一家多元化俱乐部,在2022年年底成功冲超后,却在2023年初选择了退出。这导致了一座新的国内顶级专业足球场没有迎来中超联赛。中甲球队长安竞技原是多元化的典型,但在股改出现问题后未能通过2023赛季的准入审核。

“截至目前,进行多元化及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的6家俱乐部中有两家退出,四家遇到困难。”

文章还指出:“16家中超俱乐部中除了山东泰山、浙江、河南和沧州雄狮为股权多元化的俱乐部外,另外12家大都是单一股东运营。上海申花、上海海港、成都蓉城等4支队伍由地方政府重要的国企经营;天津津门虎和大连人可视为政府托底;武汉三镇、梅州客家、北京国安、深圳、青岛海牛等5支俱乐部基本上属于单一民营企业。南通支云的股权结构不明确,显示为两家民营企业共同持股。

“需要说明的是,部分民营俱乐部有政府的支持,但支持力度不大。”

《足球报》最后提出:“中国足球要想繁荣,需要职业、半职业和业余俱乐部全面开花。这依赖于更多的民营企业支持。在此基础上,加大对民营企业投入足球的支持(在政策、资金和荣誉等方面),同时提升俱乐部的自我造血能力,并逐步恢复整体联赛的造血功能,中国足球才能实现全面回归繁荣。”

(Jaden)